据 Hugo Boss 财报显示,该公司已实现修订后的 2023 年营业额目标,全年未经审计的初步销售额为 42 亿欧元,按汇率计算增长 15%,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 18%。就地区而言,美洲地区表现尤为强劲,销售额增长了 18%;欧洲、中东和非洲的销售额增长了 7%;与此同时,在中国以及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亚太地区销售额增长了 33%。该公司还表示,得益于扭亏为盈计划,预计 2023 年营业利润将增长 22%,达到 4.1 亿欧元。首席执行官 Daniel Grieder 表示:“这对 Hugo Boss 来说是创纪录的一年。”
WWD 获悉,Lululemon 于近日更新了两重要人事任命。Jonathan Cheung 被任命为 Lululemon 全球创意总监,并将领导 Lululemon 的全球设计团队, Jonathan Cheung 将向首席产品官 Sun Choe 汇报工作。此外,已加入 Lululemon 全球设计团队的 JJ Collier,将担任新设立的外套设计副总裁一职,并将向 Jonathan Cheung 汇报。这两个职位都将于当地时间 1 月 22 日生效,并将常驻温哥华。
作为全球创意总监, Jonathan Cheung 将负责制定 Lululemon 的全球创意战略,并制定产品设计路线图,以确立 Lululemon 作为创新服装、鞋类和配饰全球目的地品牌的领导地位。JJ Collier 将领导 Lululemon 的男士和女士外套团队,重点关注在 Lululemon 的性能和休闲系列中提供以顾客为中心的品类创新。
据悉,天然钻石开采和零售商 De Beers 集团将于本月重启天然毛坯钻石在线拍卖活动。首场线 日举办。De Beers 上次举办线 月初,该集团对外宣布将停止所有毛坯钻在线 个现场销售周期之外,De Beers 集团的其他所有钻石拍卖会都在线上举办。De Beers 曾表示,停止线上拍卖是戴比尔斯集团调节天然钻供需关系的手段之一。
据市场分析机构 data.ai 最新发布的《2024 移动市场报告》显示,时尚和生活方式在线零售商 Shein 在 2023 年再度斩获全球购物类 App 下载量冠军,Temu、Amazon、Aliexpress 分别位于 2023 购物类 App下载量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九位。据悉,这是 Shein 继 2022 年之后,连续第二年登顶购物类应用下载榜。而 TikTok、Instagram、Spotify 等应用分别位列短视频、社交媒体、音乐类软件下载榜单的榜首。
另据 Consumer Edge 最新公开数据显示,Shein 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快时尚品牌之一,目前其在美国快时尚消费中占据最大份额(40%)。
唯泰集团中国打造的比斯特上海及比斯特苏州购物村于元旦假期期间迎来销售及客流的强劲增长。据最新业绩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2024 年元旦假期,比斯特苏州购物村客流同比增长近 110% ,销售额同比增长超 30% ;12 月 31 日单日客流及销售额更双双打破自开业以来的最高记录。同属于“比斯特系列”旗下的比斯特上海购物村,亦在元旦假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假期三日客流及销售额均大幅度超越去年同期,客流量同比增长近 70% ,销售额同比增长近 50% 。
比斯特购物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强劲发展势头迈进新的一年,继续聚焦旅游及购物体验升级,助力促进当地经济活力,彰显坚持提升消费者体验、打造创新消费场景的运营理念。
丝芙兰已任命 Anca Marola 为其新任全球首席数字官,接替 Marc Abergel,自 2 月 12 日起生效,她将向丝芙兰首席执行官 Guillaume Motte 汇报。Marola 于 2014 年加入 LVMH,负责领导公司的商业智能、客户和消费者体验。该公司表示,她在巩固集团的数据战略、在整个价值链中落实分析和人工智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在 WWD 获得的一份内部公告中,Motte 表示:“凭借她领导 LVMH 数据中心的经验,Anca 将极大地帮助加强我们庞大的内部数字社群,并通过雄心勃勃的数据战略加速价值创造,增强消费者的全渠道体验。”
1 月 13 日,Teenie Weenie 母公司锦泓集团发布 2023 年年度业绩预告。锦泓集团预计,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2.85 亿元至 3.08 亿元,同比增加约 299% 至 330% ;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 2.57 亿元至 2.77 亿元,同比增加约 449% 至 493% 。若该预测准确,锦泓集团将创下上市以来最高利润。
截至目前,锦泓集团未预告 2023 年全年营收,但据相关机构预测,集团 2023 年度营收或将达到 44.47 亿元,创历史新高。锦泓集团旗下有Teenie Weenie、Vgrass 和元先三个品牌。其中,2017 年从韩国依恋集团手中收购而来的Teenie Weenie已成为锦泓集团的业绩支柱。2023 年上半年,锦泓集团营收的 77% 由 Teenie Weenie 贡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直播和内容电商是 Teenie Weenie 抓住的新机会。2017 年锦泓集团的线 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升至近 38%。
开云集团旗下材料创新实验室,携手品牌 Eileen Fisher Inc. 和 Johnstons of Elgin,以及染料和化学品制造商 DyStar 加入日本生物技术公司 Spiber 的生物圈循环项目。Spiber 正在研究如何将库存服装、纺织品和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新材料。参与该项目的品牌将向 Spiber 提供由特定的纤维混合物制成的样品材料,用于测试和跟踪材料上的某些化学和颜色处理在 Spiber 的分子发酵过程中反应和分解过程,以及是否可以再生成新材料。Spiber 执行副总裁 Kenji Higash 接受 WWD 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与品牌合作,实际测试他们使用的染料是否会对循环过程造成影响,并测试某些纤维混合物是否有可行的循环解决方案。”
近日,ISPO Beijing 2024 亚洲运动用品与时尚展在首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ISPO Beijing 2024 以“加速体育产业变革,促进运动文化发展”为主题,汇集近 500 个户外运动、冬季运动、露营生活、城市运动、极限运动、骑行、车旅、滑板等运动生活方式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前沿产品与技术,以 35,000 平米的展示面积,向从业者及爱好者展示了运动户外产业的创新进展和发展成果。
现场迎来百余国际品牌参展,占总比近 30%,来自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品牌以展团的形式展现了各自的独特风貌。新增房车、摩托车、骑行、滑板、匹克球等品类,展示面积占总比超 50%,充分体现了运动生活方式市场多元发展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
近日,多家国内高端购物中心发布 2023 全年业绩。北京 SKP、南京德基广场、杭州万象城、杭州湖滨银泰 in77 等多家购物中心年销售额破百亿,其中南京德基广场全年销售收入达到 239亿元,同比 2022 年增长 13.9%;杭州万象城全年销售额为 112 亿元,同比增长 12%;杭州湖滨银泰 in77 全年销售额破百亿元,同比增长 30%;全年客流为 8500 万人次,同比增长 51.7%。此外,沈阳大悦城、北京合生汇等多家商场年收入创下历史新高。
2024 秋冬季,Valextra 以“非凡型格”(The Exceptional Objects)为主题推出全新单品系列。小号和大号两种尺寸款式的 Babila Shopping Tote 托特包、Premier 公文包、MyLogo 公文包、Brera Bum 腰包等本季新品均为 Valextra 焕新演绎品牌标志性包款的杰作。新一季的小皮具系列还包括名片夹和双折钱包等。除此之外,一系列彰显日常奢华格调的生活方式作品,包括相机包、洗漱包、文具盒等也生动彰显出 Valextra 将实用性能与精致美感相结合的独到设计理念。此外, Valextra 还携手品牌长期合作伙伴、米兰著名酒吧 Bar Basso 主理人 Maurizio Stocchetto 共同创作出一套皮革鸡尾酒盒。
Valextra 秉承以匠心设计打造日常出行良伴的创作理念,不断推出兼具实用功能与优雅魅力的皮具杰作,不论是商务出行,还是休闲旅游,致力于陪伴当代都市行者探索世界各地的每一段精彩旅程,彰显不言自明的奢华内涵。
新岁序开之际,比利时巧克力品牌 GODIVA 歌帝梵惊喜推出全新 2024 新年限定礼盒系列。礼盒系列融入中国传统生肖中象征力量与智慧的“龙”元素,新春特色喜庆色彩与阖家幸福美好氛围加持下,赋予灵感的巧克力传递着新年好运的美好期盼。GODIVA 歌帝梵 2024 新年限定礼盒,使用中国农历新年中极富代表性的色彩——鎏彩红金,倾情勾勒金龙形象和烟花造型。简洁金色线条生动描绘气势恢宏神龙形象,将东方传统元素与欧洲生活方式美学和谐相融。
作为当代语境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影像艺术往往具备更多样性的艺术思考、实践及表达。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影像艺术随着时代的潮流与技术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并以定格的影像记录着时代面孔、时尚生活、自然万象与时光的永恒流动。此次,Nothing Studio 法纳兴设计事务所携手法国先锋摄影画廊 YellowKorner 联合呈现展览项目“影像诗篇|法国摄影艺术家群展(Under The Lens)”带来艺术家的一系列摄影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们对肖像、城市建筑与自然、法式时尚生活方式的探索纪录,亦是摄影镜头下的抽象诗篇。此次展览将观展重点落脚于“影像”二字和“诗篇”二字,鼓励观者步于层展厅之中,以个人的理解与目光去阅读作品,与作品展开连接和对话。“影像”不止于观看,因为镜头背后与成像的当下,都藏着艺术家的创作语言,从而形成一篇篇图像之诗,可观,亦可阅读。